您好! [免费注册] | 热线:4008-000-428 | 收藏本站
热门搜索:内部审计 审计 协会

时政财经

国务院为何点名选这些省长市长来开会(名单)

文章来源: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时间:2014年06月09日 点击数: 字体:

编者按

经济下行风险仍存,高层连续打出“微刺激”组合拳,这让市场对政策是否转向有了猜测。

上周五,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召开。同一天,部分省市经济工作座谈会在中南海举行。“改革”与“增长”,同时成为关键词。只是改革和增长,都将更有“针对性和实效性”。

财税改革顶层设计出台渐近

近期,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了《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》,讨论已久的财税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出台渐近。

过去一年多,关于财税体制改革整体方案讨论不断,官方也动作频繁。

今年4月,时隔两年后预算法草案三审启动;今年预算报告中提出的地方债自发自还试点已经拉开帷幕;“营改增”已经将电信业纳入试点范围,学者和市场人士均认为今年试点有望继续扩大至生活服务业。根据安排,“营改增”将在明年完成。

此外,关于环境税和房地产税法立法,目前已经成立起草小组。

诸多举措表明,财税体制改革的步伐正在加快。

财税系统内部,对未来财税体制改革如何进行,也有诸多讨论。多位省级财税系统干部接连撰文,均谈到目前存在市场与政府边界不清的问题。

浙江省财政厅厅长钱巨炎此前撰文指出,在市场观念方面,需要厘清政府与市场、社会的边界,清晰界定公共财政的支出责任,改变以往“大包大揽、疲于应付、被动埋单”的局面。在此基础上,善于用市场观念和契约精神来统筹财税工作,“尽量减少直接扶持和行政干预,逐步取消竞争性领域专项和‘一企一策’式的优惠政策,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。”

广东省财政厅厅长曾志权也表示,目前存在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不清晰问题,“同时,政府包揽了许多社会可以自主治理的事务,存在习惯以行政方式管理公共事业,替代社会自行管理、行业自律,导致企业和社会对政府的依赖。”

此外,钱巨炎表示,推动财税改革需要树立市场、法治、发展、底线和绩效五种观念。

曾志权则表示,现在还存在事权与支出责任不相适应、调控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滞后、财政公共服务职能发挥不到位等问题。

在底线观念方面,钱巨炎解释说,制定出台财税政策,特别是增支政策时,既要尽力而为,更要量力而行,不要把胃口一下子吊得太高;要把可能遇到的情形都考虑进去,不仅要看当前的可支付能力,还要看长远的可支付能力;不仅要测算直接的支出,还要评估因“羊群效应”可能带来的隐性支出压力。

曾志权则表示,现在习惯采取计划和行政手段管理经济,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没有得到充分利用;政府对各类投资主体在公平配置资源方面还存在不平等对待问题,存在“玻璃门”、“弹簧门”等现象,习惯“点对点”对企业个性方面的支持,统筹考虑提高公共服务质量、优化发展环境、“点对面”的统一性和普惠性支持措施不够,导致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认为“找市场不如找市长”,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用在要政策、争资金上。

目前由于事权划分不够清晰,执行中缺乏稳定性,经常存在“上级点菜,下级买单”的局面。

曾志权还提出探索建立地方税体系。“在明确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基础上,完善财政体制,理顺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关系,并加快建立地方税体系,明确地方主体收入,将具备一定规模、收入来源稳定、与产业密切相关的税种作为地方税种,促进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体系和税源结构,确保地方承担事权范围内相应支出责任的财力需要,增强地方自主发展的积极性。”张静

高层频释“定向”改革、增长信号

未来“微刺激”是否会升级成为“强刺激”?“微刺激”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改革步伐将放缓?

“改革要坚持从具体问题抓起,着力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,着眼于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,把有利于稳增长、调结构、防风险、惠民生的改革举措往前排。” 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6月6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时如此强调。

同一天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南海主持召开部分省市经济工作座谈会时称,要在深化改革优化发展环境上狠下功夫。越是挑战多、困难大的时候,越是要下好改革先手棋。

新华社近日也连发三篇题为《刺激与改革之辩》系列评论,称“微刺激”不等于“缓改革”,因为刺激和改革并不对立。

深改组第三次会议,被业内人士认为是具有实质突破性意义的一次会议。会议提出审议了《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》和《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》,建议根据会议讨论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按程序报批实施。

习近平指出,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召开以来,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部署,推进各项改革任务,工作抓得比较紧。总的看,改革势头较好。各地区各部门要敢于担当,积极有为推进改革攻坚。推进改革既要管宏观,也要统筹好中观、微观。

习近平表示,中央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地方改革的具体指导,明确改革政策各个环节的衔接配合关系。各牵头单位要加大年度工作要点的推进落实力度,到人到事,凡事都要有人去管、去盯、去促、去干。要抓紧对领导小组工作要点落实情况督促检查和对账盘点,成熟一个,审议一个,出台一个。

同日,李克强在部分省市经济工作座谈会上也指出,无论是克服当前困难,还是谋求长远发展,关键是在调结构、促升级上要有新进展、新成效。

一名长期关注宏观经济的官方研究人士昨日接受《第一财经日报》采访时称,在内外形势复杂的新背景下,促改革和稳增长两手都不可能偏废。“李克强总理经济增速‘上下限’理论的提出,有着极深刻的内涵。”

重磅政策从4月开始持续公布

例如,加快长江经济带的交通体系建设;三次调高速铁路投资;向民间资本开放80个重大领域;扩大服务行业的增值税转型改革;下调县域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;以及启动地方政府发债试点等。而且,这些政策对经济拉动已初见成效。

上述研究人士表示,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,今年更多的目光集中在“保下限”。“随着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,我们并非不能接受经济增速跌破下限数值。但如期完成预定目标,对巩固和激发社会积极性有极大的作用。”

此前,李克强曾提出“上下限”理论。通俗来讲,中国经济的上限是防通胀,下限是稳增长、保就业。

按照就业率容积计算,市场普遍认为,中国经济的下限是7%。前述研究人士对本报称:“中国的经济增速真的不能低于7%吗?答案显然是否定的。”他认为,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,服务业能吸纳越来越多的就业,因此即使增速低于7%,我们也能保证就业稳定。

瑞银证券近日最新报告称,“强势刺激”非强刺激。具体措施看,近期的支持经济政策延续4月以来的“刺激”思路,以“定向”及“微调”为主。瑞银认为,这些不是政策转向,而是决策层在进行预期管理。“微刺激”方向明确,但局部微调。

新华社文章称,海内外舆论习惯性地将刺激和改革对立。例如2013年6月英国巴克莱集团所创造的“李克强经济学”概念。这一概念将新一届政府的经济治理思路总结为三点:不刺激、去杠杆化和结构性改革。

“这一传播力极强的概念兼具优劣势。从好处来说,这一概念将新一届政府不走靠刺激促发展老路的决心迅速传播开去,为中国启动‘全面深化改革’作了充分的舆论热身。但其弊端在于,概念化的表述以偏概全,造成了刺激和改革对立的舆论假象。”文章如是说。王子约

共3页 您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4411个字符
分享到: